您好,很高心回答您提出的问题。

做好影视剧解说,是一个艰辛且漫长的道路。为区别于视频搬运,您的立意、文案及剪辑都应该是作者自身对整部影片的体会和表达。下面我将用我三天过原创的经验与您一起探讨该如何做好影视剧解说这个问题,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轻踩:

一是关于作品立意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必然会通过演绎来表达观点,或励志、或爱情、或正能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观影收获。做影视剧解说也是一样,您想让观众通过您的解说得到什么样的感悟,或者说您想传递给观众什么观点,才能引起观众共鸣?

一个好的立意,首先需要我们对影视剧本体所表达的观点有较强的认同感,进而升华成自己的观影感受,而后明确主线讲故事、副线做补充,通过对本体剪辑截取片段、删除赘余叙述进行表达。我的立意是这样的:带着问题看电影,看完电影谈感受。

二是关于作品文案

文案通常是对作者观影感受、传递立意的直观体现,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

1.提问式开头。我们通常会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观众亦是如此。在文案的开头,如果以提问式开始,观众会不会因为想弄清楚“为什么”的问题,而继续观看呢?

2.答疑式平铺。既然小朋友的脑袋里充满了问号,接下来我们就应该通过平铺讲故事,逐步解答“为什么”的问题了,通过语言、画面的带入,让观众得到“原来是这样”的认同。

3.升华式结尾。这部分就是文案最关键所在了,通常是您想传递的中心思想,比如通过正能量的结尾加深观众的观影感受。

三是关于作品剪辑

剪辑是与立意、文案相辅相成的一个环节,推荐大家使用PR软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

1.剪辑的片段要与表述的观点相一致,避免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

2.同时还应注意各片段之间的衔接问题,不能跳转太快引起观影不流畅的感觉。

以上是我对您问题的回答,愿能对您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在头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是编剧导演,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

阅片量丰富,想把电影分享给大家,这是一个很好的念头。分享也是一种美德嘛。但怎么做,这需要方法。你要做解说,或者最好自己混剪,加上解说(解读),这个没有问题。

1、你说拿起话筒,就会觉得不好意思。这是一种心理状态,首先,你放心,这不是病。很正常。就好像,一个非专业的演员,到了镜头面前,他(她)可能会演不下去,不自然,太在乎镜头了。我就遇到这种情况。那么呢,这样的演员(包括您做解说员),要克服自己的心理,要大胆,放开(主要是因为你放不开)。那怎么克服?这有个过程。有的人可能很漫长,有的人很短。有的人天生不需要(没有)这种心理障碍(借用这个“心理障碍”的词,但实际上不是,绝对不是病,放心)。假如说,你经过自我锻炼(有人指导你更好,譬如说,有导演指导你怎么做。),你还是克服不了,那我建议你,放弃。换另外一种方式方法。要会变通啊。

2、你说,写稿以后自己去读,又觉得生硬。那么,你要学习,如何去配音(我们叫配音演员),里面也涉及很多技巧,如,讲话的声调、语速、语气、节奏、讲求抑扬顿挫,什么时候该停顿,什么时候该愉,怎么在声音(解说词)上设置悬念,等等。最好有专人指点。如果没有专人指点,那你就先写好稿,然后自我锻炼,多说,多读,用不同方法、语速、语调来读,录下来,自己听。再去听人家怎么说的,(如,评书,说书,或者人家怎么说的电影解说),来进行学习。这需要时间和精力。有个过程。

3、你觉得自己的声音粗,不好听。那么这是天然条件,不容易改变。除非有专业的声乐老师教授,否则很难改变。另外有种方法,可以一试。我也是听人说的。不过没有伤害。也不用钱。就是,你可以学习念诵《心经》,或者《大悲咒》,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改变声音。要听如王菲、孟庭菲版本的,跟着念。当然,这个方法我是听说的。不保证绝对能行。这个也需一个过程。如果真的声音不适合做,那就换另外一种方法。

你说,你会写稿,写解说词,那就直接写成文字,同时发影视版(剪接片段),这样也可以啊。

看看别的大神怎么玩,学习一下。方法总是有的。努力,别放弃。

越努力,越幸运。总是能行的。

欢迎交流,互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