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进步和互联网商业模式,正深刻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加强金融创新、强化运营转型,探索集约化新模式、新工具是大型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数字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运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从宏观上看,数字经济给银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挑战一:银行客户群体发生重要改变。互联网领军企业对传统银行消费金融、支付结算、小微金融等领域冲击明显,传统银行业务缺乏对年轻客群的拉新、促活、留存、转化的数字化手段。

挑战二:客户金融消费发生重要改变。随着科技创新带给客户在银行以外其他消费领域体验的提升,客户可不受时空限制选择最为合适的交易时间和交易渠道。客户也从资金安全的基础体验需求,逐步向简捷、便利、情感联系等卓越极致的客户体验升级跃迁。

机遇一:互联网大中台建设为银行运营提供了新思路。互联网大中台建设形成技术、数据、流程三大公共能力,为互联网运营提供了稳定的中台能力支撑;互联网的业务中台运营顶层设计以及样板间运营实践,为数字化运营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论和实践经验;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新形势,建设智能运营“大脑”,为银行运营提供了基于流程和数据的精细化运营管理服务,也为资源与运营任务的智能配置及跨渠道的协同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系统支持。

机遇二:数字技术和金融科技为运营提供了新对象。数字化技术改变了客户金融消费特征,客户业务办理渠道逐渐向线上化、无纸化、自动化迁移,也为银行创新服务模式创造了条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拥有海量的用户数据,可以通过运用金融科技,分析、挖掘数据信息,快速实现融入高频生活场景,开展“平台中心化+门店本地化”协同运营来获客活客,实现运营对象从传统产品服务的单一对象运营到“人货场(用户,产品和服务,渠道、平台和系统)”的多元场景运营,集约化运营的对象得以充分延展。

机遇三:第二曲线发展拓展了运营边界诞生诸多新任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共享性、普惠性、科技性”的新金融理念萌芽,要求商业银行按照互联网思维增强平台化、生态化运营能力,银行运营的内容和边界需要向非金融服务扩展,商业银行逐步开启“第二发展曲线”。推进数字化经营成为商业银行新的运行常态,催生出了新的任务、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要求,用户、平台、内容、服务、活动、数据、风险等运营内容和边界不断清晰,运营任务标准化、集约化诉求不断增强,集约化运营的任务逐步细分集聚。

(二)从微观上看,数字化背景下营业网点面临新的痛点难点

1.客户行为线上化,营业网点服务内容亟待拓展。以建设银行为例,近三年建设银行物理网点的到店交易客流呈现下降趋势,从2017年的6.36亿人次下降至2019年的6.04亿人次,降幅达5%。同时,互联网平台从非金融高频场景切入,大肆掠取C端流量资源,并借此向支付、信贷、财富管理、征信等金融领域延伸,进一步导致客户流失。面对此种形势,营业网点必须加快生态圈建设步伐,将金融服务融入非金融场景,向开放银行转型。

2.新金融事项不断下沉,网点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突出。首先,是网点员工在岗工作时间较长。平均工作时间为9.9小时,其中最长的为营运主管(11.5小时),最短的为营销主管(8.33小时) 。其次,业务下沉带来的工作时长增加。线上业务线下售后服务增多,如快贷、网银、第三方交易等业务;个人类资产业务、普惠战略业务的后期维护时间增多;各条线用“大数据”生成的大量商机下发网点精准营销,形成大量临时性且时效性强的工作任务;基层网点涉赌涉诈防控、反洗钱及外汇管理政策性要求不断提升,处理监管要求的工作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