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百年后,地球上的人类科学技术已经高度发达,1984年《终结者》第一部拍摄于1984年,片中的机器人拥有与人一样的智能和比人体强大得多的金属骨架,而现实中,类人智能机器人的研究还仅处于起步阶段。当时此项研究最发达的日本,已经研制出可以行走的机器人,它的外形、体积与人相仿,但没有肌肉组织,表面是金属的。此时的机器人能简单感知世界,有部分视觉、听觉、感觉等功能。这种机器人已经被装载了思维软件,可以做简单的分析、判断,比如在行走中可以躲开障碍物。当时广义上的机器人,比如机械手在工业上运用广泛,主要用于各种机械作业。而类人机器人则仅存在于实验室里,基本没有应用到人类生活中。

  1991年 “终结者”第二部再现银幕。第二代终结者在人脑的想像力下进步神速,发达的电脑系统不仅可以测算距离、射程,连服装尺寸是否匹配都一览无遗。此时梦想中的机器人材料是液态金属,可以自由变形成任何人的模样,损坏后可迅速自动修复,身体散成水珠也能再聚合起来,百打不死。而实际上,现实中这几年的机器人研究并没有取得太大进展,只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CPU,也就是其中央处理器体积变小了,其他方面进展微乎其微。

  2003年 终结者第三代T—X又回来了。也许第二代已经用尽了好莱坞的想像力,这次的机器人虽然先进,但没有多少雄奇瑰丽的想象带给观众。此时人类想象的机器人更野蛮且更具攻击性。而该种机器人具有强大的智能,它可以修改其他机器的程序并控制它们。伴随着电影的,也是现实里机器人研究的突飞猛进。今年实验室中的机器人已经具有了2岁儿童的智力,且也许它们将不甘于仅存在于实验室里,因为此时的智能类人机器人已经运用到了娱乐业、家庭服务业中,给人的生活带来影响。比如机器宠物狗,机器人研究制造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当今的机器人材料不再局限于金属,有部分类似肌肉组织的材料运用其中,当然,这些肌肉不像电影里那样会流血。这些机器人具有了灵敏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并有了简单的识别功能,它们能区别出张三和李四的不同。它们还能学习,在程序控制的基础知识库外,它们可以自主补充知识,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经验。还是躲开障碍物的例子,几次尝试后,它们能找到最佳“避障”的办法并应用到以后的“走路”过程中,不像早期机器人只会按固定程序行事。关于机器人的情感,如今也是可以设定的,但还没有发展到像智商一样的“自主”学习阶段。

  那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器人会否真如电影里一样伤害人呢?对此,北方交大研究机器人的刘任平老师告诉记者,电影里的事情太虚幻,不能用科学来推测,但是,机器人对人造成伤害的可能性还是有的。而这种伤害,并非机器人本身对人的伤害,而是制造机器人的人如果心术不正,为机器人设定了“坏”的程序,它就可能伤人。而机器人经过学习,可能具有自己的思维,这种思维也可能会带来一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