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传播的特点?

1、互动性

网络媒体存在互动性,可以进行留言,可以进行回复,这是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这个特点非常的鲜明。

2、全球性

网络媒体的传播范围非常的广,远远要大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是全球性的。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知道国外的最新消息。

3、无法估量的渗透力

网络媒体的渗透力极强,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有着无法估量的渗透力。

4、快速的传输速率

网络媒体有着快速的传输速率,很多消息都是通过网络媒体第一时间传播出来的,速度非常的快。

5、个性化

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和特点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这种新媒体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令信息的传播者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

6、全方位的数字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必然将改变人类的工作、学习、娱乐方式,即人类的生存方式,它们的前途归根结底要看它们的产品或者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

二、网络传播谣言后果?

网络造谣的后果是根据涉案事实的严重程度来处罚的,根据《刑法》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造谣诽谤的认定条件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网络造谣的行为就是对他人人身权益侵犯的一种犯罪行为,对于网络造谣诽谤的行为,是需要由司法机关对其实际形式进行鉴定后判决处理的,要区分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界限,具体情况是需要基于实际涉案事实来判决的。

三、网络传播虚假信息罪?

1、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1)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

(2)影响航空器、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

(3)致使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厂矿企业等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活动中断的;

(4)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区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5)致使公安、武警、消防、卫生检疫等职能部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

(6)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四、什么是网络传播噪音?

网络噪音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世纪40年代,香农和韦弗就在《传播的数学理论》一书中,第一次从传播学的角度引入了噪音的概念。

如果说在传统传播时代,噪音就已经存在,那么在网络时代,噪音才最大程度的得以发挥和唤起人们的关注。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无法在一个封闭和真空的环境下进行传播,因此噪音成为了传播过程中一个无法忽视的要素。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网络媒介自身所具有的特点更加剧了网络噪音对于网络传播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网络噪音作用模式的要素,即传者、受者、传播信息、传播渠道入手,对网络噪音进行界定和分类。通过对网络噪音现状的研究出发,探讨网络噪音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对现有控制手段加以分析,探究其更好的规范和控制方法,使网络噪音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

五、网络传播模式有哪些?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目的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络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络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

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

⑴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

⑵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

⑶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

⑷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

六、网络传播方式有哪些?

. 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文本、图片、视频等信息;

2. 社交媒体: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qq空间等,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

3. 即时通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如qq、微信等,发送文字、图片、语音等信息;

4. 论坛:通过论坛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

5. 网站:通过网站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

6. 电视:通过电视台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

7. 报纸:通过报纸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

8. 广播:通过广播台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

9. 手机短信:通过手机短信发送文字、图片、语音等信息;

10. 展会:通过展会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

七、网络传播的优缺点?

优点:

1.通讯便利,使全世界成为地球村.

2.促进商贸经济发展.

3.信息咨询便利,经济生活咨询必需品.

4.便于文化传播交流,和文化一体化.

5.总的来说,是社会生活实用工具.缺点: 1.便于反动言论发布. 2.给非法黄色、诈骗等活动便利. 3.数据安全隐忧. 4.青少年教育隐忧.

八、传统的网络传播方式?

传统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九、如何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正能量”给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断追求幸福生活,当然多多益善,但却需要社会共同创造。

       所以广大网民只有培养自己的媒介批判能力,增强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传播素养,才能在危机事件发生时兼具感性与理性的认知能力,不盲从、不信谣,最终形成抵制“正能量谣言”的民意基础,从而打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清朗网络空间。

十、中国的网络传播起步于?

中国互联网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网络,应当说从94年开始发展的。

中国互联网已经发生了三次大浪潮。分别是1994年到2000年,2001年到2008年,2009到如今。

第一次互联网大浪潮,从四大门户到搜索引擎。

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